我校举办“教育数字化创新与变革”(四)专题学习会

作者:周少康发布时间:2024-05-29浏览次数:10

5月24日下午,“教育数字化创新与变革”第四期专题学习会在我校定淮门校区8楼会议室举行。本次学习以“学分银行的创新与赋能”为主题展开。副校长杭祝洪做开场讲话并对后续学分银行工作提出要求,副校长张晓参加学习分享会并做学习总结,会议由教务处处长朱祎主持。

杭祝洪在详细阐述我校学分银行的职能与核心价值时,强调了各部门、各学院之间紧密协作的重要性,并号召大家齐心协力,共同推动学校学分银行工作迈向新的高度。同时,他向各职能部门、各学院提出了以下三点期许与具体要求:一是扩大学分银行用户基础,激发大众学习热情。应通过多元化的宣传和推广策略,广泛传播学分银行的优势与便利,吸引更多的大众学习者注册成为学分银行的用户。二是提升学分转换规则的权威性与学术性。在学分转换规则的制定过程中,务必严谨细致,确保规则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和学术性。同时还应积极与其他高校沟通交流,提升我校学分转换规则的认可度和影响力。三是拓宽学分银行应用场景,扩大社会影响力。积极探索学分银行与社会的结合点,包括但不限于与企业合作开展在职培训、为社区提供公共课程等,通过多样化的应用场景,增强学分银行的实用性和吸引力,进一步提升我校的社会声誉和影响力。

张晓在总结学习成果时,首先以行业企业对双碳领域人才渴求的紧迫性为引领,深刻剖析了学分银行在当下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她强调,要积极构建并优化学分银行的“江苏模式”,这不仅是对当前教育发展趋势的积极响应,更是推动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坚实步伐。同时,张晓提出了以下三点具体的工作要求:一是要紧密结合学校学历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不断深化对学分银行理念的理解与认识。不仅要在理论上持续充实,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尝试,确保学分银行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能够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共同推动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二是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出发,提升对学分银行工作的重视程度。要充分认识到学分银行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特别是在打破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壁垒方面所发挥的关键作用。必须全力支持学校学分银行工作的推进,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和有力支持。三是要加强与学分银行在业务层面的横向沟通与联系。期待学分银行能够针对各学院的特定需求,提供一对一的辅导服务,助力各学院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学分银行理念。同时也鼓励各教学职能部门积极与学分银行进行对接,加强横向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构建更加紧密、高效的合作关系,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重庆开放大学(重庆工商职业学院)谢青松教授结合多年研究成果,以《现代职业教育化体系建设的协同逻辑:职业教育资历框架的国际发展与本土实践》为主题,从资历框架的概念、资历框架建设路径和职业教育资料框架的构建等方面为大家做了专题分享。

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管理中心常务副主任陈海建教授以《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建设经验与未来发展思考》为题,从上海市学分银行的运行实践、学分银行五大应用场景、学分银行未来发展三个方面,为大家介绍了上海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的实践探索与尝试。

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管理中心副主任尔宝库副研究员以《开放大学校本学分银行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为题,从学分银行简述、学分银行认识的误区、平台型学分银行的核心业务功能再认识、校本学分银行建设的思考四个方面做了专题分享。

会上,与会人员还与专家们就资历框架在三教融合中的作用、学分银行如何协调处理在线知识付费APP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

本次专题学习会,为各部门、各学院开阔理论视野、加强研讨交流提供了平台和机会。与会人员对于资历框架与学分银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思考,为加快推动我校学分银行建设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各学院分管社会教育院领导,教务处、学科建设处、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学分银行全体人员参加了本次专题学习会议。

(文:卢婷、王玉洁;图:王济宇;审核:朱祎)